常見問題
收銀系統中商品信息的各個指標分別是什么意思(條碼,規格…)?
如下圖,在新增商品時,有些店主并不清楚商品信息中的各個指標代表什么意思,哪一欄該輸入什么,從而影響了商品新增和銷售,那么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各個指標的意思:
條碼:每個市場流通的商品擁有的全球唯一標識代碼,一般為13位數字,如下圖,在商品的包裝上就能找到,國內商品條碼的開頭前3位數字為690~699,其他數字開頭則為國外商品條碼,收銀員掃描或輸入此條碼就能完成結算。
名稱:商品的全稱。(如:六神驅蚊花露水)
規格:指商品的稱重規格。(如:一瓶花露水的規格是195ml)
包裝規格=1(中包裝包含多少個基本包裝)(大包裝包含多少個中包裝),用來說明每層包裝內有多少個下一級包裝,一般情況下無需進行修改,系統也會在您設置大小包裝轉換時自動為您設置。
計量單位:也就是商品包裝的單位,如箱,條,個,瓶,桶……
參考進價:第一次錄入商品時的參考進貨價格。
售價:此商品售賣的價格。
成本價:成本價在報表計算毛利時尤其重要,當成本核算方法設置為指定價核算法時,成本價就代表第一次進貨價(也可手動修改),當設置為最新進價核算法時,成本價就代表最新一次進貨價。
分類:分類指的是商品分類,當前系統支持一級分類,如日用品,速食,飲料,酒……
標簽:標簽比分類更靈活,一般我們可以給商品打如下標簽:新品,暢銷品,臨期品,高毛利品……這樣我們可以在報表中及時看到某一類的銷售情況及時調整。
貨架號:為了幫助您進行商品盤點,您可以將商品所防置的貨架進行標號。
較完善的商品信息應該是這個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