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技巧
開店準備-便利店選址秘籍(二)
2018-09-09
前文講解了超市便利店選址時,各個商圈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本篇從各個超市便利店選址的禁忌告訴大家,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一、所選店鋪的立地條件
立地條件也就是從顯眼度、迎客度、聚合度、可視性這幾個角度去考慮一個門面是否可選。立地條件每個店鋪的標準不同,總有一些指標是通用的,大概有以下幾點:
- 面寬不得小于4米:面寬小于4米的店鋪比較難讓顧客注意到,顯眼度這塊有明顯缺陷。一般來說,店鋪面寬大于6米為佳。
- 門前臺階不得高過1.5米:便利店是迎合顧客,而不是吸引顧客。臺階高度超過1.5米,迎客度有明顯問題。
- 地下店鋪或二層店鋪:這屬于選址最基本的問題,設在地下室或樓上的便利店,其主要缺點是:顧客進出不方便并且因為位置不醒目而難以招攬顧客,這都違背了超市提供方便的原則。
- 店鋪動線:店鋪附近有很多顧客,但顧客是否需要經過目標店呢?顧客是必須路過店前,還是需要為了購買特意來到門店呢?這就是聚合度的問題。
- 店鋪的其它缺陷:例如面積小于30平米、西曬、風口、從主路上看不到等等問題,都是影響店鋪銷售的原因。
總體來說,店鋪的立位問題屬于細節問題。表面上來看,這些細節似乎無足輕重,但當某一點達到一個極限時,就成為店鋪開設與否的關鍵指標,尤其是針對中小超市這種微型業態而言。
二、商圈人口和客流
商圈人口為所選商圈的活動人口,商圈人口不足,導致客票數不足,從而導致店鋪經營容易失敗。
商圈考量標準:
- 社區:高檔社區店社區戶數小于1000戶之店鋪,則認為商圈人口不足。3000-4000個社區商圈人口支撐一個店的經驗理論,是基本適用于國內中小超市的。
- 商務區:需要的客流支撐同樣在3000人以上,按照大廈的面積、容積率、訪客比例,基本可以推算出商圈內人口的數量。
- 商業街區:至少要超過6000人。商業街大多數是共享客流、派生客流,客單價較低,且入店率也會比一般店鋪低很多,因此對人數要求高。但一般來說,繁華區、鬧市區都會超過這個基本標準。 以上,商圈人口過少的店鋪一定不能開,以上所提到的是基本條件,并非超過標準則意味著店鋪能開。
- 學校:學生的消費能力相對前面3個商圈來說是弱的、客單價低的,但是往往學校旁就是小區,結合小區進行綜合考量,學校的商圈人口需要達到3000人以上,才能滿足開店的標準。
以上僅是商圈這個宏觀的概念,而店主還需要觀察商鋪門店的具體客流做進一步的判斷,店鋪客流是由包括門前實際客流和經過商圈人口推測出來的理論客流,是重要的微觀指標。
客流考量標準:
- 客流的數量和有效性:門前實測客流數不足之店鋪不開;門前實測客流雖多,但無停留理由之店鋪不開;理論客流遠小于實際客流之店鋪不開。
- 客流的質量: 客流質量可以從顧客的年齡階層、收入水平、消費習慣等眾多因素進行分析,需要詳細分析,無法簡單的說什么樣的客流就不能開店,因此此處無法給出明確的指標,只能指引出判斷的維度。
- 實際經營參考:300內無任何競爭門店的地方不開。除了一些新興區域,或是配套還未建立的辦公、居住區域,其余已經有一定年月但是卻沒有同性質店鋪的地址一定是有問題的,通過觀察和詢問一般能夠得出結論。
以上是店鋪選址時不能觸碰的禁忌,可以簡單判斷出一個商鋪是否考慮選擇,而店鋪具體的優劣還需要根據實地情況,增加維度去進行考慮。店鋪選址是開店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以上就是門店收銀系統專家千帆掌柜為您精選的選址秘籍,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選好址,開好店。